探访顶尖实验室 | 织一张“天罗地网”!这个实
四川在线记者 徐莉莎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全景。受访者供图
“龙一过,山就垮。”过去农村的这句老话,将滑坡、泥石流等大型地质灾害描述为“走龙垮山”。移山湮谷、地移村掩,让人望而生畏的地质灾害长期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尽可能全面识别和发现灾害隐患并提前主动防控,成为当务之急。
滑坡隐患点在哪里?什么时间可能发生?如何针对“恶龙”进行科学监测预警?在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里有这样一群硬核“驯龙”高手,他们建立起天—空—地一体化的“天罗地网”,2020年汛期已成功“剧透”60余起滑坡线索。
近日,记者走进这家全国地质灾害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探访这群“驯龙师”如何让滑坡灾害提前说话。
01
天-空-地一体化“寻龙”提前“剧透”滑坡线索
走进实验室主楼大厅,一块分区的大屏实时闪动。这是四川省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3D四川地图上,布满1.39万个监测隐患点,一旦有隐患点发生位移,这里将会在两三秒内响应,显示出“走山恶龙”的踪迹。
实验室内,各种数据采集终端设备。徐莉莎 摄
仪器设备研发中心主任王刚带记者走进设备间,一排排自主研发的传感器、大大小小的无人机、高光谱相机、制作地质模型的3D激光打印机、各类雷达……实验室有各类设备近6000台(套),价值近2亿元。这些都是“寻龙利器”。
一个看似普通的黄色铁盒,就是价值250多万元的地表微变监测系统。它能在4公里外,对岩土体进行远距离监测,精度还能达到0.1毫米。
实验室内,各种数据采集终端设备。徐莉莎 摄
山高坡陡,茂林隐蔽,如何利用这些设备“寻龙”?在2017年茂县新磨村滑坡发生后,实验室研究提出了天—空—地一体化的“三查”体系。
“好比流行病筛查。”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巨能攀教授说,先利用现代卫星观测技术,对大面积区域进行扫描性筛查,对地质的形变进行全面体检,快速粗略地查出“病号”。
卫星离得这么远,也能看得清?巨能攀说,现代光学影像的分辨率已经可以达到米级、亚米级,合成孔径雷达能获取地面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形变信息。
实验室内的各种设备。徐莉莎 摄
当变形发生在山体中上部人们不常活动的区域时,卫星影像就非常管用了。山体发生开裂、下错、局部垮塌后,相应部位的光谱特性会发生变化,并显示出与周围环境的差别,就可以据此识别和发现山体已发生的变形。
他谈到2018年“堵住”金沙江的白格滑坡,卫星影像存档数据显示,早在1966年相关区域就已有明显的变形迹象,说明该滑坡至少已孕育了50余年。
无人机摄影测量可快速获取高分辨率的三维立体影像;对于植被覆盖区,机载激光雷达可以去除地表覆盖的植被,让隐藏在植被之下的“伤疤”暴露无遗。
在地面,铺设巨量的监测设备,“好比给山体绑上血压计,山岩体的位移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信息中心,我们再对这些数据‘普查'‘详查'的资料,进行分析研判,向目标区域居民通过短信等手段发出预警。”
02
打破“狼来了”效应 让监测预警更精准
“传统监测预警设备通常是设定固定的采集时间和频率。”巨能攀说。但是“地质灾害不等人”,如果岩土体失稳的瞬间,刚好在采集间隙,监测系统就形同虚设了。
团队为此想了不少办法。巨能攀说,团队在对斜坡地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把斜坡体地质知识写进芯片中,来判断一个斜坡体的属性。一旦斜坡体发生位移,传感器联动数据采集终端,开始采集数据。通过位移触发传感器,绕开了采集频率的难题。
回过头,再结合不同地质体的模型分析,这是渐变、突变,进行地质过程的机制分析和量化评价。巨能攀介绍,基于整套的理论方法,实验室耗时十余年开发出“一球两库”,即数字地球和隐患点属性库、卫星和无人机获取的空间图像库,两个库的数据可以互相印证,支撑判断。
锁定了隐患点,还要回答“滑坡何时发生”。传统的阈值预警就是针对某一滑坡,设定一个预警阈值,一旦监测数据超过此阈值即发送预警信息。这个方法简单易行,但不同的滑坡具有不同的阈值,一旦滑坡稍有变形或稍有一定的降雨,就发送预警信息,容易产生“狼来了”效应。
上一篇:走进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⑤这个实验室“全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