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试验室

走进遗址上的智慧实验室 三星堆“考古方舱”探

时隔30余年后,三星堆再次惊艳世人,而此次对三星堆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可谓是“科技感”十足,被誉为“一场高科技助力的多学科‘综合考古'”。

“针对本次新发现坑的发掘、保护与信息提取,专门设计了一套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统,努力创新设计具有中国风格的考古发掘设施设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雷雨介绍,在三星堆的考古发掘现场设有考古实验室,此举属于首创,真正实现了考古出土文物与文物保护无缝对接。

纵观发掘过程,考古工作者充分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建设成考古发掘舱、集成发掘平台、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在多学科、多机构的专业团队支撑下,形成了传统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实现了考古发掘、系统科学研究与现场及时有效的保护相结合,确保了考古工作的高质量与高水平。

“把田野考古发掘变为实验室考古发掘,相当于把整个发掘现场搬进了实验室。”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专家咨询组组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

发掘舱:

解锁精细化考古的各种可能

参与1986年三星堆遗址发掘的当地村民杨永成回忆,他们对2号坑进行挖掘时,只是用竹竿搭建了一个围栏。挖出来的文物多用纸来包住,放进木制箱子运出去……如今,这些“粗糙”的手段早已被更加精细、高效、安全的一系列操作所取代。

此次三星堆的新发掘,与1986年的“裸挖”相比,专门为这6个新发现的祭祀坑搭建了全透明的考古发掘方舱。其中,有3个大面积的祭祀坑各独立设有单独发掘舱,另外3个面积较小的祭祀坑“共享”一个大型发掘舱。4个舱体内部恒温恒湿,给予出土文物最佳保护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坦言,这是我国首次采用“考古方舱”的形式开展工作,开创了田野考古发掘的一种新模式。

▲发掘舱内考古人员正运用集成发掘平台工作? ? 薛帅 摄

据了解,每个方舱里配备了集成发掘平台,并设置有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统,采用了平行桁架、自动化载人系统等装置,实现出土文物调运的功能。走进发掘舱,只见工作平台可以像吊篮一样将穿着防护服“全副武装”的考古人员放进坑内悬空作业,并随时变换位置、方向和角度,尽量减少发掘坑中的文物和填土遭受发掘者带入的污染。舱内的起重机也足以应付各类器物的提取工作。正如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主任谢振斌介绍:“不仅可以载人悬空清理易碎文物,还可以装载文物出坑;既可以进行高光谱分析,也能开展三维扫描等信息采集工作……”

“现在的工作条件简直和我们当年有天壤之别。”曾主持发掘过三星堆1、2号祭祀坑的领队陈显丹感叹。祭祀坑发掘现场,安装有8台400万星光级网络摄像机,1台工业全景相机,专门用于考古过程的全程记录,实现实时传输到现场应急会诊室,通过专家会诊系统实现远程文物会诊功能。发掘舱环境调控系统可调节温度和湿度,而文保人员通过手机软件或者电脑上的监测终端便可随时查看仓内温度、湿度。甚至,通过监看系统,还可以密切跟踪着仓内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含量。

实验室:

发掘、保护、研究一条龙

走进为此次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所搭建的巨型大棚内,只见4个大型发掘舱体的一旁,考古实验室一字排开:有机实验室、无机实验室、应急分析实验室、文保工作室、考古工作室、微痕应急保护实验室……文物出土后很快就可以在现场进行理化实验,发掘、保护实现了“零时差”的无缝衔接。

据专家介绍,之所以要实验室先行,就是为了及时开展对有机物的保护与提取,丝绸、漆器、竹木器以及有可能存在于器物上的文字等,如果不及时保护处理,很可能出土就被破坏或者消失。

例如,有机质文物应急保护室,配备了充氮保湿箱、低温保湿柜、生物低温采样箱等设备,可对出土的角骨蚌牙、纺织品、漆木器开展应急保护;无机质文物应急保护室,配有离子色谱、整体提取设备,可对出土金器、青铜器、玉石器和陶器进行应急保护;应急检测分析室,配备了手持式X—荧光仪、超影深显微镜、体式显微镜、色差仪等便携检测仪器和丝蛋白检测材料,可对出土文物、微痕信息进行快速分析和微观形貌观察,为应急处理与后期保护研究提供信息支撑……

上一篇:新华全媒+| 新冠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