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上海科创的“拓荒牛”,埋头实验室数十载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2021年农历辛丑牛年的起点,一切都从零开始。举目四望,周围并非一片孤独与荒凉,抬头看,依旧满天星辰。
那是创新发展“拓荒牛”的背影,作为先行者,科学家们挺起自主创新的脊梁。孵化器、科技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金融机构,是为创业者们无私奉献的“孺子牛”,那些为实现梦想而坚持的创业者、企业家们是这个时代艰苦奋斗的“老黄牛”……那些历经风霜艰苦奋斗打下的基石,鼓舞后来人持续奋进。
今年是“十四五”实施的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踏上百年新征程,站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起点,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无惧无畏,踏浪前行。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已几度春秋。集成电路、生命科学、大飞机、大科学装置,科学家及科研工作者在曾是一片农田的土地上从零开始,默默耕耘,在上海浦东组成“拓荒牛”队伍。
他们中有扎根上海追光二十余载的赵振堂院士,有与冠状病毒耗战17年之久的饶子和院士,有在集成电路领域奋战了30年的邹世昌院士,还有让国产大飞机翱翔于浦东蓝天的吴光辉院士,以及一辈子专注手性化学与药物研究的林国强院士……
1 扎根浦东的追光者
“踏进‘鹦鹉螺'就要抛开一切,甘于寂寞,静下心来做科研,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近利。”作为一名科研老兵,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堂与加速器打了42年的交道,可以说是中国加速器光源大科学装置发展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1998年,已经成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装置运行和升级改进骨干的赵振堂被调任参与上海光源加速器的建设。那时,上海光源工程已经从论证进入预制研究阶段。
2004年12月5日,上海光源正式破土动工;2009年5月6日,巨大的鹦鹉螺形状的上海光源建成并正式对用户开放;2014年10月,上海“梦之线”通过验收……二十年来,上海光源的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都清清楚楚刻在他的脑海里。
如今,“鹦鹉螺”已经成为浦东地标性的科学建筑,成为上海的一张靓丽“名片”,见证了浦东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高地。
甘做突破科技前沿的幕后英雄,让用户的成果体现上海光源运营团队的工作价值,看到用户利用上海光源在研究上取得了科技攻坚的重大进展,往往比自己出了成果还高兴。
在“鹦鹉螺”内有一条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培育上海光源精神,建造世界一流装置”。赵振堂解释上海光源精神说,“上海光源精神”是对上海光源建设团队所反映出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综合体现,“上海光源精神”其实也是我国几代大科学装置建设者长期坚守、奉献的真实写照和缩影。
2 与冠状病毒较量17载
在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率领的科研团队春节期间就一直守在实验室里。去年这个团队已筛选出多个具有较好抗病毒活性的小分子,他们正积极对小分子的结构和活性进一步优化,并开展相关的动物试验。饶子和院士已经和冠状病毒打了17年的交道。
早在2003年,非典暴发之时,饶子和就克服各种困难,组成了一支富有战斗力的“SARS研究小组”,仅3个月就在世界上解析了首个SARS病毒蛋白质(主蛋白酶)的三维空间结构。
17年后,2020年1月初,新冠病毒初露端倪,饶子和捕捉到熟悉的“气味”,主动出击,在拿到新冠病毒样本的一周时间内,饶子和/杨海涛课题组就已经测定表达新冠病毒3CL水解酶(Mpro)也就是主蛋白酶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
去年的春节饶子和只在家待了一天,大年初二一早就返回上科大的实验室。“解析主蛋白酶的时候还能安稳睡觉,研究RdRp靶点的时候真是连续失眠多日,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RdRp。”饶子和说,整个团队为了早日破解这个难题,也是通宵达旦地进行实验,并经常召开联合攻关会,反复讨论。
最终经过上百次实验,饶子和院士团队率先在国际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状病毒RdRp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空间结构,首次揭示了该病毒遗传物质转录复制机器核心“引擎”的结构特征。
饶子和的科研团队和新冠病毒的较量还将在2021年持续。
3 集成电路产业先驱者
去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华虹宏力公司科学顾问邹世昌度过了90岁寿辰。
上一篇:实验室重现土卫六大气条件,揭示地球生命起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