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颗粒分析试验的研究
由于不同土颗粒大小粒径不同、形状各异,从而组成一个土的集合体,为了能够深入探究土颗粒的组成,将工程性质相似的颗粒归纳为一类,构成粒组,按照颗粒大小成分组成不同粒组过程,这样即可为后续开展试验奠定基础。通常情况下,土颗粒实验可以得出一条颗粒级配曲线,曲线作为单对数坐标曲线,并采用小于颗粒粒径试样质量占据总质量的百分比。
1 构建数学模型
土颗粒的大小分布曲线图是一种单对数坐标曲线,主要是通过小于试样粒径的土体试样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作为纵坐标,颗粒粒径大小作为横坐标,从而形成一个二维曲线图。横坐标的单位是刻度,并且对应值是逆序,也就是大→小的走势(见图1)。
图1 土颗粒大小分布曲线
2 土颗粒分析试验的方法及研究
2.1 筛析法
2.1.1 试验目的 该方法主要是测定干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从而掌握颗粒大小分布情况,供土的分类及概略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选料之用,是《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2.1.2 基本原理 筛析法是通过一套孔径不同标准的筛子,将一定量的颗粒(大粒径)从土中筛选出来,之后进行称量,计算各个颗粒直径土体的相对含量大小,从而确定试验样品中的土颗粒成分。该方法通常应用在>0.075mm的粒组当中。
2.1.3 仪器设备 试验筛:粗筛(圆孔),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2mm;细筛,孔径为 2.0mm、1.0mm、0.5mm、0.25mm、0.1mm、0.075 mm;天平:称量 1 000 g、分度值 0.1 g;称量200 g、分度值 0.01 g;台秤:称量 5 kg、分度值 1 g;振筛机;烘箱、磁钵、橡皮头研棒、毛刷、尺子等。
2.1.4 操作步骤 制备试样:将土样摊成薄层,并在空气当中放置1~2 d,让土中的水分充分蒸发。如果土的内部水分较少,则可以直接进行下一个环节。如果土样当中存在结块,可以将土样导入到磁钵当中,并采用橡皮头研棒研磨,让结块成为单独颗粒即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研磨的力度要控制好,不可将颗粒磨碎,否则会影响试验精度。在选择土样过程中,需要取代表性试样,数量为最大的颗粒粒径不超过2mm,并取出100~300 g;最大粒径在2~10mm,取样300~1 000 g;最大粒径在10~20mm,取试样1 000~2 000 g;最大粒径在20~40mm,取试样2 000~4 000 g;最大粒径在40mm以上,取试样在4 000 g以上。取代表性试样主要采用四分法,要将土样搅拌均匀,并堆成圆锥形,将土样划分为4个等份,选走其中的2份,将留下的2份土样搅拌均匀,不断重复上述的步骤,直到所剩下的土样与所需量相同为止。
过筛与称量:将风干、松散的土样以四分法按规定取出的代表性试样分别进行粗、细筛分,检查试验筛叠放顺序是否正确,细筛宜放在振筛机上震摇,时间为10~15min。筛分结束后从最大孔径筛开始,按顺序取下各筛,在白纸上用手轻扣筛盘,慢慢的摇晃,直到筛子净了为止。将漏在白纸上的土粒倒入下层筛盘当中,依此类推,直到最小粒径的筛盘筛净为止。称量在白纸上的土粒质量,精准度要控制在0.1 g以下。具体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颗粒大小分布曲线
2.1.5 试验效果 通过不同粒径试样占据总质量的百分比、粒径试样质量;取样总质量等,要求筛盘中的土粒质量与筛选前所称试样质量之差要控制在1%以内,否则要重新开展试验。如果差值小于1%,也要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分配给部分粒组,最终各粒组百分含量相加等于100%,将实验数据填写到记录表当中。
如果试验的0.075mm粒径含量大于50%,则表明试样土不是砂土,而是细粒土,可以将这部分用密度计法进行深度分析(见2.2)。在白纸上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图,算出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得出试样土的均一性,标注该试样土的名称,并填写试验报告。
2.1.6 注意事项 采用筛析法过程中,特别是将试样从一个器皿导入第二器皿时,需要避免产生微小颗粒飞扬,影响最终的测试标准性;过筛过程中,要重点检查筛孔处是否留有颗粒,如果存在颗粒,采用刷子将颗粒轻轻刷下,并放入筛盘当中,一起进行称量。
2.2 密度计法
2.2.1 试验目的 密度计法主要是用于测定≤0.075 mm土中某粒径颗粒占据总质量的百分数,从而掌握土体的组成情况,供土的分类及概略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选料之用。
2.2.2 基本原理 密度计法是结合斯托克斯定律进行检测的,土颗粒在液体中出现下沉时,由于较大的颗粒质量高,所以下沉较快;反之,小颗粒的下沉相对较慢。通常情况下,对于粒径在0.002~0.2mm的颗粒,如果体液中产生自重下沉情况时,作等速运动,这也符合斯托克斯定律。密度计法是静水沉降分析法的一个分支,通常只适用于粒径小于0.
上一篇:油田分析试验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
下一篇:内层开裂影响因素研究与控制要点